2024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財政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體要求,全面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年—2025年)》和《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制度機制,明確工作責任,嚴格紀律要求等措施,科學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弘揚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堅定法治信仰、推動法治實踐,有效提高財政干部隊伍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財能力。現將我局2024年度推進法治財政建設工作報告如下:
一、2024年推進法治財政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新時代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戰(zhàn)略部署。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常態(tài)化學習機制,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點內容,納入黨支部“三會一課”集中學習內容,作為財政干部培訓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全體干部職工對《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上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同志就中央和國家機關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機關黨建高質量發(fā)展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等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學習,讓財政干部在工作中運用法治思維管住“腦瓜子”“賬本子”“錢袋子”,努力做到“普法”與“執(zhí)法”融會貫通。
(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法治財政建設工作全過程。一是堅持以上率下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局黨組會議上傳達學習《習近平在第十個國家憲法日之際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等。二是將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組織干部職工通過學習強國平臺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增強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三是認真組織學法考試。積極用好廣東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系統,按年度制定學法計劃,明確要求以股室為單位,通過集中輔導與自學相結合的形式扎實做好學法教育工作,確保干部職工每年自學法律知識時間不少于40小時,確保干部職工學法課時達標率、應考人員參考率和考試合格率均達100%。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工作職責,切實落實財政法治工作職能。一是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學習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制定普法工作計劃方案和普法責任清單,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抓推進,各股室抓落實的齊抓共管法治工作格局。財政法治工作是開展好各項工作的基礎和保證,做好財政法治工作,重點是要健全落實工作規(guī)劃。二是嚴格落實“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全面落實法律顧問制度,聘請專業(yè)法律顧問,為財政日常工作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在重大行政決策、出臺規(guī)范性文件等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法律方面的研究論證和風險評估,有效提升行政決策水平,降低決策風險和成本。三是嚴格落實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核機制,全面落實行政執(zhí)法責任制和問責制。嚴格依法辦事,嚴肅財經紀律,規(guī)范執(zhí)法行為。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法治思維與意識層面
部分干部法治思維不夠牢固。面對財政收支矛盾突出、運行艱難的現狀,干部將大量時間精力投入到穩(wěn)增長、促改革、保運轉等工作,學法時間相對不足,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人員隊伍建設層面
一是專業(yè)人才匱乏。財政法治管理專業(yè)人員政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參差不齊,知識結構單一,年齡結構老化,難以滿足法治建設需求,現有法治隊伍大多未接受正規(guī)職業(yè)教育和全面系統法律知識培訓,對法律法規(guī)條文理解存在困難。二是法治隊伍力量薄弱。尤其是合法性審查隊伍,法律人才儲備不足,多數涉及法律法規(guī)的文件政策需依靠法律顧問等外部力量,內部自主審查能力有限。
(三)宣傳方式與技術運用層面
一方面,普法宣傳渠道和方式較為傳統單一。業(yè)務工作專業(yè)性較強,法治宣傳活動較為單一,以財政政策宣傳和開展業(yè)務培訓為主,主要依靠組織集體學習、發(fā)放宣傳單等形式,對新媒體技術運用不夠熟練,難以激發(fā)群眾學法用法普法熱情,無法有效提升財政法治宣傳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數字化政務程度有待提高。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行政執(zhí)法力度不足,財政執(zhí)法業(yè)務能力不夠專業(yè),財政法治宣傳教育方式缺乏創(chuàng)新,難以適應依法行政的信息化要求。
三、2025年工作計劃
(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
縣財政局將繼續(xù)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持續(xù)深入學習,抓好貫徹落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成效轉化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實際行動,充分發(fā)揮財政職能作用,展現出更大的擔當和作為。筑牢法治觀念,提升法治水平。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理念,增強黨員干部法治意識、提升法治素養(yǎng)。
(二)強化組織領導與統籌協調
完善黨領導財政法治工作的體制機制,充分發(fā)揮黨組在法治建設中的核心領導作用。將法治政府建設納入財政工作總體規(guī)劃,明確年度目標任務,細化責任分工,研究解決法治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健全法治建設協調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財政法治建設。
(三)加強法治隊伍建設
制定系統的學法計劃,組織干部職工開展法律法規(guī)專題學習培訓,重點學習財政相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文件以及依法行政的理論和方法,增強干部職工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勵干部積極學法、用法,加強對法治工作人員的職業(yè)道德教育和廉政建設,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yè)務精通、作風優(yōu)良、執(zhí)法公正的財政法治隊伍。